酷玩实验室作品
首发于微信号 酷玩实验室
微信ID:coollabs
不久前,一家叫做“摩尔线程”的厂商宣布自家的第一款游戏显卡MTTS80在双11开启限量销售。
不同于独霸业界的英伟达和AMD,摩尔线程是一家新杀出的国产GPU厂商,光从性能参数标上来看,MTTS80甚至能够跟RTX30系显卡掰掰手腕。
难道国产显卡真的要从此崛起了吗?
但很快,就有热心网友扒出了一些技术相关的细节:
摩尔线程可能直接购买了一家叫做Imagination的芯片IP厂商的技术授权,在此基础上来做自己的GPU,自研程度并不高。另一个佐证是这款显卡的驱动只有DX9,能够支持的游戏寥寥无几,还都是将近10年前的老游戏,而现在主流游戏都已经达到DX11甚至DX12。
这就有点像武侠小说里那种外功很强、但内功很弱的偏科选手,一旦遇到内外兼修的高手,只有被吊打的命。
更魔幻的还在后面,虽然在电商平台开启了预售,但这个预售是限量的,还得去摩尔线程的官媒填表申请一个叫做必购码的东西才能下单。
结果显卡上架了,好多人的必购码还没有着落,也不知道官方限量是多少,难度堪比春运火车票。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官方售价2999,大家都觉得略贵,反应过来才发现在商品描述的灰色小字写着这显卡还是绑定一款主板售卖的。
截止到11月16号,还没有看到任何媒体发表这款显卡的实机评测。总之在一连串的迷之操作下,MTTS80发售了,但没完全发售,很难不让人怀疑这其中有什么猫腻。
经过一番搜索后,我发现了一些端倪。
摩尔线程这次发布会的重点是一款叫做“MT-春晓”的GPU芯片,MTT-S80显卡只是基于它设计的一款产品,而更重要的是一款通用GPU——MTTS3000。
它的受众并不是广大追求4K60帧、特效、光追拉满的游戏玩家,反而是那些门槛壁垒很高的AI和数据中心企业用户。
所以,作为官方口中的游戏显卡,MTTS80就处在了一个不尴不尬的地位,甚至连首发都搞得如此仓促,更像是先占个坑的行为艺术。
到底中国的游戏玩家什么时候能用上靠谱的国产显卡呢?现在的国产GPU厂商都在搞什么?中国的GPU芯片自研到底该怎么走呢?
大家好我是Hugo,今天我们来聊聊国产GPU的现在和未来。
01
我们一般所说的GPU,是指用来渲染游戏图像的显卡。
因为CPU要负责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控制,就像一个博士,可以应对复杂的大问题,但面对彼此独立的大量简单计算,即大规模的并行计算,速度就不行了,反而是找一大群中学生比较好。
今天屏幕中的3D物体在电脑里都是由一个个三角形组成,需要对数以万计无规律的三角形坐标进行大量的并行计算来进行图形的变换和渲染,从而确定屏幕上每个像素点该怎么显示,所以光靠CPU根本无法让大型3D游戏流畅的运行。
3D游戏出现早期,电脑需要带一个图像加速卡,英伟达正是看到了机会,在图形加速卡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专注并行计算的GPU,内部拥有大量的计算单元,可以同时进行大量并行计算。
世界上第一款GPU是英伟达的GeForce256,可以说是划时代的产品,老黄和英伟达也从此坐稳了显卡界的第一把交椅,然后AMD也从惨烈的竞争中杀了出来,与英伟达二分天下。
随着显卡技术的发展,图形渲染逐步形成了一套处理流水线:用点构成面、几何变换、光栅化、像素着色……这套流程通常被叫做“渲染管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