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到家是在哪拿货(你身边的店,都在悄悄京东到家)

网购早已不稀奇,网购后1小时内送货上门已悄然成为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并早已不止局限于生鲜品类。

实际上,网购药品、手机数码,甚至美妆服饰等商品1小时送到已经成为现实。这得益于即时零售的快速发展。虽然即时零售已经出现数年,但大多数用户对它的感知在去年疫情之后变强——像点外卖一样在线上买生鲜和生活用品。

今年,即时零售已经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竞争愈演愈烈,几家和零售相关的互联网巨头平台均已涉足即时零售,而且在资源上不断加码:

即时零售已经成为阿里巴巴CEO张勇重点关注的项目之一。去年,阿里巴巴通过饿了么进入即时零售领域,同时把天猫超市事业群升级为即时零售事业群。

美团对即时零售业务进行了战略升级。2020年底,美团闪购事业部被拆分为闪购、医药和团好货三个独立业务部,其中美团闪购承载即时零售业务,主打30分钟到货的生活卖场。

京东到家是互联网巨头中成立最早的即时零售平台,并且与众包物流平台达达合并成达达集团后于2020年独立上市,目前超过10万家线下门店已入驻,超市O2O领域市场份额已达到25%。

多个互联网巨头加入之后,扩张新品类成为今年上半年即时零售的重要关键词,也让在线买药品、美妆、手机1小时送到成为可能。

从服务用户的角度来看,这确实是一门好生意:随着互联网平台越来越多地介入零售业,用户被培养得越来越懒,而即时零售能够更好地满足懒人的需求。

但更多品类商品1小时到货能否真正成为新的消费趋势,考验的是即时零售平台的服务能力。

新懒人经济崛起

用户一旦享受到1小时内到货的服务,就越来越难接受网购后一两天到货的服务。

去年疫情期间,用户享受到了像点外卖一样购买生鲜和生活日用品的服务之后,对等待网购其它商品的时间的容忍度也在变低。

《2020京东到家手机即时消费白皮书》中指出,有9成用户是冲着1小时达服务来的,“相比较次日达的配送方式,用户希望送货时间越快越好”。

即时零售平台京东到家一年一度联合线下实体零售商举办的“京东到家415周年庆”也反映了类似的趋势:过去几年,“京东到家415周年庆”销售额增长比较快的主要是生鲜以及生活日用品等品类。今年,服饰、手机、美妆等新品类也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京东到家公布的数据显示,大促期间平台销售额达去年同期2.3倍。1小时达不止生鲜,已经涉及全品类,如手机、数码、母婴、家电、个洗清洁、运动户外、办公用品等品类,在大促期间销售量均翻倍增长。